日本近日發佈了一份針對初等及高等教育階段的AI使用指南,爲教育領域如何科學應用生成式AI提供了系統性指導。該指南立足"以人爲本"理念,全面闡述了AI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原則、安全規範和倫理邊界。
這份指南首次明確提出了"人類中心"的核心原則。它強調AI的根本目標是增強而非替代人類能力,AI輸出應被定位爲決策參考,最終判斷權和責任歸屬仍在人類。這一定位爲教育領域的AI應用確立了基調。
在能力培養方面,指南提出將AI工具與現有學習指導綱要有機結合。通過AI輔助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體現了日本教育部門對AI時代人才培養的前瞻性思考。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指南特別強調了教師的關鍵角色。在AI時代,教師不僅要掌握必要的AI知識和技能,更要成爲學生使用AI的引導者。這意味着教師需要在保持傳統教育職責的同時,開拓新的能力邊界。
在具體應用場景中,指南涵蓋了從教師備課到學生學習的多個維度。它既鼓勵教師運用AI提升工作效率,也支持學生藉助AI開展個性化學習。同時,教育委員會將爲AI應用提供政策保障,確保其安全合規使用。
在安全與合規方面,指南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它強調在使用AI時必須嚴守隱私保護、著作權等法律底線,避免輸入敏感信息。這些規定爲AI在教育領域的規範應用設置了清晰界限。
此外,指南還特別重視道德教育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它要求在引用AI生成內容時註明來源,培養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的意識,防止濫用和抄襲行爲。
這份指南的發佈,不僅爲日本教育系統應對AI時代提供了清晰指引,也爲全球教育界如何科學引入AI技術提供了重要參考。它展現了教育工作者在擁抱新技術同時,對人文關懷和教育本質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