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AI熱潮持續高漲,泰國也毫不例外,正站在一場人工智能(AI)大爆發的前夜。 想象一下,你正在曼谷的街頭漫步,周圍的一切都在悄然發生着改變,餐廳的智能點餐系統能一口流利泰語與你對話,醫院的AI診斷系統能夠精準地分析你的身體狀況,就連路邊的共享單車都配備了智能導航,這絕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正在泰國發生的AI變革。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這股浪潮有多猛烈呢? 數據機構 Statista 預測,泰國生成式AI(GenAI)市場將在2024年達到8000萬美元,並在2024-2030年間保持46.5%的年均增長率,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7億泰銖。而泰國數字經濟促進署(DEPA)在《2035年泰國數字技術展望報告》中更是大膽預測,到2030年,泰國AI市場規模將達到1140億泰銖! 這簡直是一場“泰”驚人的數字盛宴!
那麼,是什麼讓泰國AI如此“豪橫”呢? 這背後可不是簡單的運氣,而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Open Source 開源模型,點燃了AI普及的導火索。 過去,大型語言模型(LLM)是AI領域的“香餑餑”,但它們動輒就需要海量的數據和算力,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現在,隨着小型語言模型(SLM)和開源AI模型的興起,以及越來越多熟練的技術人員出現,情況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開源模型不僅擁有更高的透明度和靈活性,還能爲企業節省大量的計算成本。特別是那些需要定製化AI解決方案的行業,開源模型就像量身定做的西裝一樣,既合身又舒適。它們降低了企業對特定供應商的依賴,促進了社區驅動的創新,並有助於構建更值得信賴的AI策略。 IBM亞太區諮詢業務管理合夥人 Juhi McClelland 表示,通用的大型語言模型雖然有其優點,但“一刀切”的解決方案並非所有企業的最佳選擇,特別是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行業。
生態系統的無縫集成,爲AI的爆發插上了翅膀。 光有AI模型還不夠,還需要有能夠讓它們“大展拳腳”的舞臺。因此,應用平臺與各種模型的無縫集成變得至關重要,它能確保更大的互操作性和適應性,從而讓企業能夠快速地跟上AI發展的步伐。 想象一下,你開發的APP,能夠像拼積木一樣,輕鬆地接入各種AI模型,這體驗,簡直不要太爽! IBM 泰國總經理 Anothai Wettayakorn 表示,IBM 將會通過推廣開源模型等四大關鍵因素,加速企業採用 GenAI 的步伐。他的目標是,在今年幫助泰國5-6%的企業採用 GenAI,並把這個數字在明年提高到15-20%,以此提升泰國的競爭力。
人才的培養,纔是AI發展的真正動力。 就像蓋房子,光有圖紙和材料還不夠,還需要有技術精湛的工人。亞馬遜雲服務(AWS)泰國總經理 Vatsun Thirapatarapong 表示, GenAI 現在還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許多項目都還處於概念驗證階段。企業正在通過這些早期項目來學習最佳實踐,評估價值,並積累經驗,爲未來的大規模部署打下基礎。他認爲,技術背後的人才纔是創新的關鍵,而這恰恰是目前 GenAI 普及的瓶頸所在。因此, AWS 計劃在2026年前,爲泰國培訓10萬名AI人才,以滿足市場對 AI人才的需求。同時,泰國政府提出的雲優先戰略和將泰國打造爲數字經濟中心的政策,也正在推動各行各業對雲計算和 GenAI 的需求。有了人才,有了政策,就有了AI騰飛的土壤。
AI的降本增效能力,是企業紛紛入局的“催化劑”。 生成式AI強大的自動化能力,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減少重複性勞動,降低運營成本,這對於追求高效益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例如,AI工具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將工作速度提高57%,這效率,也是沒誰了! 不僅如此, GenAI 還能催生出新的應用、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目前,像銀行/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製造/供應鏈等領域,都成爲了 GenAI 率先發力的重點。
當然,AI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 泰國埃森哲(Accenture)泰國區董事總經理 Patama Chantaruck 表示,泰國在發展 GenAI 的道路上,仍然面臨着一些挑戰,比如:成本不可預測、安全風險以及 AI 幻覺(AI 生成看似合理但實際不正確的內容)。 Gartner 的研究顯示,GenAI 的成本估算可能會出現500-1000% 的誤差,這讓企業很難在沒有明確回報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投資。
爲了讓 GenAI 真正發揮作用,企業不能只停留在概念驗證階段,而是要更加關注它的實際價值,優先考慮生產力的提升,密切關注 AI 相關的成本,並實時監控支出,以避免財務錯誤。 IBM 認爲,在2024年,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將AI與業務價值和投資回報率直接聯繫起來,從AI野心走向AI行動。而到了2025年,重點將從實驗轉向真正的業務成果,企業將大規模部署AI以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
Nvidia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最近在訪問泰國時表示,第一代 AI 是基於數字和信息,類似於聊天機器人。第二代 AI 將結合機器人技術,創造出自動駕駛汽車和用於農業等行業的機器人。未來,機器人將融入人類的工作場所,提高生產力,並徹底改變各個行業。他還強調,泰國AI的未來需要三個關鍵步驟:建立能夠產生智能並改變行業的AI基礎設施; 培養具備操作和開發AI技術的skilled人才; 並推動AI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以驅動經濟增長。
總而言之,泰國正站在AI大爆發的風口浪尖上。在開源模型、人才培養、政府政策、企業轉型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下,泰國AI市場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