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風險投資公司 IVP 的合夥人湯姆・洛弗羅(Tom Loverro)宣佈,疫情後的經濟低迷已經結束,建議企業應優先考慮增長而非削減成本。
然而,根據 Tribeca Venture Partners 的聯合創始人布萊恩・赫希(Brian Hirsch)的說法,仍有數千家公司在以更高估值籌集下一輪融資或生存方面面臨困境。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赫希表示,Tribeca Venture Partners 是一家成立13年的投資公司,其晚期投資策略與傳統成長基金有所不同,專注於那些被迫以與上一輪融資相同或更低估值籌集資金的公司。在許多情況下,現有投資者願意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持,但他們需要像 Tribeca Ventures 這樣的第三方來評估交易。
赫希指出,雖然風險投資公司對 AI 企業的高估值熱衷,但其他領域的公司則面臨嚴峻挑戰。根據 Cap-table 管理平臺 Carta 的最新估值數據,今年近2000筆軟件交易的分析顯示,系列 B 融資中,最低10% 的公司估值僅爲4000萬美元,而最高10% 的公司則接近10億美元。系列 D 融資的價格差距更爲明顯,從2700萬美元到52億美元不等。
位於估值上游的公司無疑與 AI 相關。今年,知名的 AI 公司如 ElevenLabs 成功籌集了9.2億美元的系列 B 融資,估值達到9.2億美元,而 Cohere 的系列 D 融資則以50億美元的估值結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 AI 初創企業的融資環境則截然不同。赫希提到,儘管在零利率政策(ZIRP)結束後,非 AI 公司在18個月前成功獲得系列 A 融資,但在獲得系列 B 融資時面臨重重困難,甚至即便有不錯的收入增長也難以如願。
赫希比喻說,非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就像在高中裏沒有被邀請參加派對一樣,雖然他們的業務表現良好,但卻無人問津。實際上,Carta 的數據表明,只有9% 的系列 A 公司能夠在兩年內獲得系列 B 融資,這一比例顯著下降,之前爲25%。
然而,Tribeca Ventures 正在利用其成長基金幫助成熟初創公司的融資問題,主要是那些收入超過2000萬美元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增長速度尚可,但當前市場的估值卻過高。赫希強調,“我們仍處於一個去泡沫化的過程,預計未來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清理工作。”
劃重點:
💡 **AI 企業融資火熱,非 AI 企業融資困難重重。**
📉 ** 僅9% 的系列 A 公司能在兩年內成功獲得系列 B 融資。**
🔍 **Tribeca Ventures 專注於幫助成熟企業應對估值過高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