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極客公園 IF2025創新大會上,百川智能創始人兼 CEO 王小川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進行了對話,詳細闡述了自己對醫療方向、AGI(通用人工智能)以及技術進程的深入思考。

王小川回顧了選擇醫療領域的初衷,這既是他從事生命科學的夢想,也是理性考量後的決策。早在2000年,王小川在研究生期間便開始接觸生命科學,並對生命背後的數學模型產生了濃厚興趣。如今,隨着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他的這一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

王小川認爲,大模型的競爭本質上是在應用賽道上進行的。如果選擇通用應用方向,可能無法與擁有巨大流量優勢的大廠和靈活創新的小公司競爭。而醫療行業作爲一個相對獨立且高需求的領域,可以有效繞過這些競爭壓力。正因如此,百川智能始終專注於醫療技術的創新,而非跟隨行業潮流進入如文生視頻、語音交互等多模態賽道。

百川大模型,百川智能

百川智能的技術路線與其他國內大模型公司有所不同,重點聚焦於語言模型的智能提升,以此爲核心推動醫療應用的落地。王小川強調,提升模型智力的上限對於醫療領域尤爲重要,因爲醫療應用需要精準和高效的智能支持。這一思路使得百川智能能夠在大模型行業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王小川迴應了外界關於大模型公司可能放棄“預訓練”的傳聞。他明確表示,中國的大模型公司仍需堅持“預訓練”這一戰略,因爲這是國家戰略資源的一部分。與海外通過超級平臺推動預訓練不同,中國的預訓練更多依賴於場景驅動,而醫療正是一個理想的應用場景。

今年,百川智能在兒科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並與兒童醫院合作,推出了“一大四小”醫療產品。王小川再次闡述了醫療領域的三大方向:從醫生爲中心轉向以患者爲中心;從醫院爲中心轉向居家爲中心;從疾病爲中心轉向健康爲中心。這些方向標誌着醫療服務模式的深刻變革,也爲未來大模型在醫療中的應用開闢了廣闊前景。

王小川認爲,醫療不僅僅是一個垂直行業,它還與AGI密切相關,代表着生命科學的未來想象。他預測,未來大模型將“造醫生”,實現醫療供給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他相信,醫療技術的進步可能會改變人類的生命結構,甚至推動人類文明與機器文明的融合。這不僅是他的醫療夢想的延續,更是他對未來技術與生命科學融合的完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