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京東雲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技術創新的力量。近日,京東雲發佈了言犀智能營銷平臺,推出十大AI營銷產品,爲超80萬商家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展現了AI技術在產業落地中的巨大潛力。

這套智能營銷解決方案涵蓋了從數字人到智能導購、智能混剪等多個場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卓越的實際應用效果。AIGC內容使用率高達80%,平均轉化率提升30%,這些數據足以證明AI技術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工具。

京東雲的創新之路並非一蹴而就。早在2020年11月,公司就首次發佈"言犀"平臺,爲AI技術商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2023年,隨着ChatGPT的全球熱潮,京東雲迅速推出產業版GPT,並制定了明確的落地路線圖。目前,公司已經訓練了從30億到810億參數規模的AI模型,能夠適配不同場景的需求。

image.png

值得關注的是,京東雲對大模型發展的戰略思考頗具前瞻性。公司明確表示不會陷入低價惡性競爭,而是專注於提供真正具有應用價值的產品。這種理念體現了對技術深度和商業價值的理性追求。

從具體產品來看,言犀平臺的十大AI營銷產品各具特色。例如,智能導購"言犀果果"可在10分鐘內構建上線,轉化率較市場均值提升300%;"言犀秒創"視頻混剪平臺僅需幾分鐘即可生成帶貨視頻,效率提升95%;數字人"言犀栩生"覆蓋140多個個性化角色,商品推薦應答準確率超90%。

這些數據不僅展示了技術實力,更印證了AI正在重塑企業的營銷和服務模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生成式AI產品用戶規模已達2.3億,約佔總人口的16.4%,這意味着幾乎每六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正在使用AI產品。

京東雲的高層坦言,大模型產業化仍處於早期階段。他們認爲,我們往往會高估短期變化,但低估十年間的技術革新。生成式AI可能帶來的價值,甚至將超過互聯網革命。

高盛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觀點,預測生成式AI有望在10年內爲全球GDP增長貢獻近7萬億美元。這不僅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更是對AI潛力的有力印證。

作爲科技創新的踐行者,京東雲已在技術轉型上累計投入超過1300億元。他們深知,數據、算力和應用生態的打通,是AI智能體發展的關鍵。在這場智能革命中,京東正在用行動證明:技術的價值,在於落地,在於賦能。

展望未來,AI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生產力工具。京東雲言犀的實踐,或許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