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就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和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近期被循環智能部分投資人在香港提起的仲裁事件做出迴應。
他表示,月之暗面本是循環智能內部開發了兩年的項目,至今仍未獲得循環智能股東正式決議。朱嘯虎進一步澄清,這場糾紛不僅僅是豁免書的問題,更牽涉到董事會決議的延誤及利益衝突問題。
據瞭解,月之暗面(Moonshot AI)於2023年3月成立,且在同年10月推出了明星產品Kimi,迅速獲得市場關注,並一度超越文心一言,成爲業界熱議的焦點。然而,楊植麟和張宇韜在未獲得循環智能投資方同意豁免書的情況下啓動融資,併成立了月之暗面,這一行爲引發了投資人的強烈反應。

朱嘯虎在朋友圈的發文中明確指出,月之暗面並非突如其來的新項目,而是循環智能內部已經開發了兩年的技術。儘管分拆已久,循環智能的股東決議一直未能簽署,直到今年1月纔得到簽字。然而,涉及的某董事(張予桐)因隱瞞利益衝突,這一決議也被認爲可能無效。
此外,朱嘯虎還揭示了張予桐在循環智能內的行爲,他故意隱瞞自己在新拆分公司中獲得的大量股份(900萬股,約佔初始股份的14%),這一行爲違反了對基金合夥人和股東的受託責任,最終導致其被金沙江解僱。
這一仲裁風波的核心爭議集中在楊植麟和張宇韜未獲得循環智能投資方的同意豁免書就啓動了融資並創立月之暗面。雖然月之暗面方面已委託律師處理此事,代理律師表示將依法抗辯,但這一事件也揭示了中國創業公司在分拆與股東權責方面的複雜性,成爲創業投資史中的經典案例。
月之暗面作爲一家起步迅猛的公司,憑藉一系列融資和技術突破,估值一度達到33億美元。然而,這場資本盛宴的背後,部分未能獲利的“老股東”對循環智能和月之暗面的股比安排表示不滿,最終導致了這場投資糾紛的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