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購物狂歡季,想給親友們送上一份“未來科技”的禮物?可惜,人工智能的小玩意兒選擇不多,自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生成式AI在硅谷大行其道。儘管無數公司投入了資金,努力開發新工具,但真正以這項技術爲核心的新硬件的公司卻少之又少。

分析師 Paul Gagnon 表示,今年1月的 CES 展會上,大家對生成式 AI 設備寄予厚望,特別是像 Humane 和 Rabbit 這樣的公司,他們聲稱能夠翻譯、回答問題、記錄語音睡眠和設置鬧鐘等功能,引起了熱議。然而,評論人士指出,許多新推出的設備表現不盡如人意,速度慢、容易出故障。Gagnon前面提到的,最初的承諾似乎有些模糊,現在向消費者解釋這些承諾時遇到了困難。

image.png

市場研究公司創意策略的首發・巴賈林指出,生成式AI硬件未能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當前設備的計算能力有限,急需更強大的芯片與相關組件來提升性能,尤其是在與智能手機的比較中。此外,消費者也覺得這些人工智能設備價格偏高,且對其實際功能感到困惑。

例如,Meta 的 Ray-Ban 智能眼鏡需要通過手機來運行配套應用程序,穩定的互聯網連接也是必要的。Ryan Reith,IDC 移動設備項目副總裁表示,華爲和聯想都在推廣能夠執行生成式AI任務的新型個人電腦,但消費者並不買。“我認爲消費者實際上不需要去購買這些昂貴的電腦。”Reith說,人們會問,既然已有電腦可以訪問ChatGPT等工具,何必再花錢買新電腦呢?

事實上,儘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硅谷風頭正勁,但它的廣泛應用仍處於初級階段。巴賈林提到,雖然我可以列舉今天人們使用人工智能的生產力統計數據,但使用人工智能的人仍然非常非常少了,這項技術即將真正普及。消費技術協會的研究副總裁 Steve Koenig 也表示,可能要到2025年,消費者才能看到生成式 AI 計算機、智能手機及新設備的真正爆發。

雖然目前可以生成式AI硬件未能取得顯着進展,但以下是一些早期用戶可以嘗試的設備。Meta於2023年推出了第二代雷朋智能眼鏡,儘管它並沒有提供增強現實功能,用戶可以使用它拍攝、聆聽音樂,還可以向 Meta 的 AI 數字助手詢問周圍的事物信息。例如,當你在超市貨架前徘徊時,可以要求它推薦食譜。Meta 目前正20% 的尊重出售部分版本的眼鏡,直到12月2日。上面,網上購買了一款 Ray-Ban Meta Skyler 款眼鏡239.20美元,而不是299美元。

然後是 Rabbit 的 r1。這款售價200美元的小玩意兒造型極像一臺迷你的橙色平板電腦,給人一種俏皮的感覺,配備任天堂 Switch,而不是蘋果 iPad。r1配備攝像頭和雙麥克風,可以錄音、設置計時器,甚至幫助用戶回憶過去的對話。雖然這款設備在3月發貨後審覈失敗,因無法超越智能手機的功能,但兔子的代表Jesse Lyu表示,他們根據反饋迅速改善了用戶體驗,並推出了許多更新。儘管面臨挑戰,r1仍然銷量超過10萬臺,遠超預計的3,000臺,並且退貨率低於5%。

最後,Bee AI 也表現疲弱。這家公司在7月募集到700萬美元資金後,於黑五推出了其生成式 AI 設備 Bee。Bee 的外觀像一款智能物聯網手錶,功能類似於高級數字助手。 Bee AI 的構想瑪麗亞·德·盧爾德·佐洛表示,Bee 能夠監聽和分析語音與對話,以提供摘要和待辦事項列表。雖然 Bee 提供了適用於 Apple Watch消費者可以以49.99美元的價格購買 Bee,享受其基本功能,但若想要更強大的功能,則需每月支付15美元的值得一提的是,黑五期間,Bee 還爲購物者提供三個月的免費訂閱服務,預計設備將在聖誕節前運送。

來看,雖然這些新設備總體上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消費者對於生成式AI的實際應用依然抱有顧慮,科技黨們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能讓AI玩意兒真正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