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推出的"逆向繪畫"項目在科技和藝術界引發了廣泛關注。這項創新技術不僅能夠精確複製名畫,更能展示完整的繪畫過程,爲藝術創作和學習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該技術的核心在於其獨特的擴散模型逆繪畫方法。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大量真實藝術家的繪畫視頻,結合先進的文本和區域理解技術,訓練AI生成詳細的繪畫"指令"。這些指令隨後被輸入擴散渲染器,逐步在空白畫布上構建出栩栩如生的畫作,模擬出人類藝術家的創作過程。

image.png

具體來說,這個過程包含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數據收集與學習:研究團隊收集了294個丙烯風景畫的繪畫視頻,經過細緻處理後用於模型訓練。這使得AI能夠學習並模仿真實藝術家的繪畫技巧和風格。

元素理解與指令生成:模型能夠識別畫面中的不同元素(如天空、樹木、人物等),並據此生成有序的繪畫指令,決定繪畫的先後順序。

擴散模型應用:利用擴散模型,AI在空白畫布上逐步添加細節,模擬出人類藝術家的創作效果。

精確定位與時間控制:模型不僅生成文本指令,還創建區域掩碼來精確定位每個元素的位置。同時,它還考慮了時間因素,模擬真實的繪畫速度,增強過程的真實感。

連貫性保證:在測試階段,模型從頭開始創作,依賴於之前的生成結果,確保整個繪畫過程的連貫性和生動性。

該項目的研究團隊中包括兩位華人學者,Bowei Chen和Yifan Wang,他們分別來自東北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這兩位學者在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的交叉領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特別專注於圖像和視頻生成技術。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此前的"Paints Undo"項目在動漫領域也曾引起廣泛關注。

這項技術的出現在Reddit等社交平臺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爲,這種技術可以成爲學習繪畫的有力工具,甚至有助於"破解"一些已經失傳的繪畫技巧。然而,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認爲這可能會被濫用於僞造藝術作品,或者可能會對傳統藝術創作產生負面影響。

儘管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AI逆向繪畫技術爲藝術創作和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它不僅可以幫助藝術愛好者更深入地理解大師作品的創作過程,還可能激發新的創作靈感和方法。

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技術的進步應該服務於藝術創作,而非取代人類藝術家的獨特創造力。未來,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藝術本質,如何利用AI增強而非替代人類創造力,將是藝術界和科技界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項目地址:https://top.aibase.com/tool/inverse-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