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全科醫生開始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比如 GPT,以幫助處理日常工作。根據這項由《BMJ 健康與護理信息學》雜誌發佈的調查,1006名全科醫生參與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五分之一的醫生表示他們曾在臨牀實踐中使用過 AI 聊天機器人,包括 ChatGPT、Bing AI 和谷歌的 Gemini 等。

AI醫療 醫生 人工智能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在這些使用 AI 的醫生中,接近三分之一(29%)表示他們利用這些工具在患者就診後生成文檔,28% 的醫生使用 AI 工具來建議不同的診斷,25% 的醫生則藉助這些工具爲患者提供治療方案。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結果表明,全科醫生在行政任務和支持臨牀推理方面可能會從這些工具中獲益。

不過,調查也引發了對患者隱私的擔憂。研究人員提到,目前尚不清楚互聯網公司如何處理生成 AI 收集到的信息。儘管這些聊天機器人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努力,但立法如何在實際中與這些工具結合仍然不明朗。

醫學防衛聯盟的醫學法律顧問艾莉・麥恩醫生表示,全科醫生使用 AI 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包括不準確性和患者機密性。她提到:“醫療專業人員希望在面臨壓力時找到更聰明的工作方式,這是很自然的。除了 BMJ 文章中提到的用途外,我們發現一些醫生也開始求助於 AI 程序來幫助起草投訴回覆。” 

她警告說,使用 AI 草擬的回覆可能看似可信,但卻可能包含錯誤,甚至引用不正確的指南,這些在流暢的文字中可能不易察覺。因此,她強調醫生在使用 AI 時必須遵循道德規範,遵守相關指導和法規。

劃重點:

1️⃣ 約20% 的全科醫生正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I 工具,如 ChatGPT。

2️⃣29% 的使用者利用 AI 生成患者文檔,28% 用於建議不同的診斷。

3️⃣ AI 使用涉及患者隱私問題,醫生需注意相關法規和數據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