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公司 Arize AI 發佈了一份報告,揭示了財富500強企業在年度報告中對人工智能風險的關注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報告顯示,已經有281家企業將 AI 列爲風險因素,這一比例高達56.2%,相較於去年僅有49家企業提出警告,增幅驚人,達到了473.5%。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報告中指出,AI 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即使是那些尚未全面應用這項技術的企業也感受到了壓力。隨着 OpenAI 在2022年底推出 ChatGPT,AI 的意識和興趣在企業界迅速增長,提到 AI 的公司總數同比增長了152%,達到了323家。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業對 AI 風險的關注程度各不相同。媒體和娛樂行業是最爲緊張的,91.7% 的財富500強企業在該行業內表示了對 AI 的擔憂。像 Netflix 這樣的流媒體巨頭在年度報告中提到,新的技術進展可能會對他們的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如果競爭對手利用這些技術獲得優勢的話。
同時,迪士尼也對新技術的規則表示不安,認爲這些未確定的規則可能會影響其知識產權的使用和娛樂產品的創作。除了媒體和娛樂行業,軟件和科技公司中有86.4% 提到了 AI 風險,而電信公司、醫療保健和金融業的比例也分別達到了70%、65.1% 和62.7%。
反觀汽車、能源和製造業,提到 AI 風險的企業比例則相對較低,分別爲18.8%、37.3% 和39.7%。不過,有些公司雖然在產品中引入了 AI,仍然對其潛在風險表示擔憂。比如,摩托羅拉指出 AI 可能不會始終按預期運作,數據集也可能存在法律或偏見等問題,從而影響公司的聲譽和客戶接受度。
Salesforce 則提到,如果其 AI 解決方案引發爭議,可能會面臨新的監管壓力和法律責任。近期的 Def Con 安全會議也強調了 AI 在網絡安全和數據泄漏方面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項研究表明,消費者對帶有 “AI” 標籤的產品興趣下降。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教授表示,消費者需要了解 AI 帶來的具體好處,才願意接受將其應用於日常產品中。
劃重點:
1. 📈 超過一半的財富500強企業(56.2%)在年度報告中提到 AI 風險,較去年激增473.5%。
2. 🎬 媒體和娛樂行業最爲擔憂,91.7% 的公司表示對 AI 風險有明顯關注。
3. 🤖 消費者對 “AI” 標籤的產品興趣下降,需明確其實際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