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公佈數據顯示,在聊天機器人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中國擁有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首位,是美國的六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使用戶能夠創作文本、圖像、音樂和計算機代碼等內容,廣泛應用於多個工業和消費品,例如ChatGPT、Google Gemini和百度的“文心一言”等聊天機器人。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近十年來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已超過5萬項,其中圖像和視頻佔主導,文本及語音/音樂次之,基於分子、基因和蛋白質數據的專利也在快速增長。

機器人 人工智能 人臉識別  AI

WIPO的專利分析經理克里斯托弗·哈里森表示,該領域發展迅速,預計增長速度將進一步加快。2014年至2023年間,中國提交了超過3.8萬項相關專利申請,遠超美國的6276項。在全球前五的申請機構中,四家來自中國,分別是騰訊、中國平安、百度和中國科學院。

哈里森還指出,中國的專利申請覆蓋了出版、文檔管理到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WIPO報告還強調了高校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重要貢獻,中國高校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此外,中國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