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音樂創作領域,Suno一直是引領潮流的佼佼者。近日,該平臺推出了一項重大更新,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創作自由度。這項新功能允許用戶精確替換歌曲中的特定部分,無論是歌詞還是樂器間奏,都可以按照創作者的意願進行個性化調整。

此次更新的核心亮點包括:

精確編輯:用戶現在可以選擇10-30秒的歌曲片段進行替換。這種精細化的編輯能力讓創作者能夠更好地控制歌曲的每一個細節。

多元化替換:無論是歌詞、鼓點還是吉他solo,都可以成爲替換的對象。這爲歌曲的創新和個性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智能生成:系統會爲每次替換生成兩個版本供用戶選擇,確保創作者有更多選擇空間。

無縫銜接:用戶可以在選擇滿意的替換版本後,繼續生成整首歌曲,保證作品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靈活選擇:Suno建議用戶在選擇編輯部分時,選取比實際需要稍長的段落。這樣可以在所選段落前後添加額外的內容,獲得更自然的替換效果。

創意模式:通過關閉"與選擇段落長度相同"的選項,用戶可以替換爲更短或更長的段落,爲創作增添更多可能性。

image.png

操作方面,用戶可以通過右鍵點擊或使用"..."菜單進入編輯模式。這種直觀的操作方式使得即便是音樂創作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這項更新不僅體現了Suno在技術上的進步,更反映了AI音樂創作工具向着更加個性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它爲創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使得AI生成的音樂可以更好地符合創作者的獨特視角和藝術追求。

對於音樂創作者而言,這意味着他們可以更加自如地利用AI工具來實現自己的創意。例如,一個創作者可能對AI生成的歌曲整體滿意,但希望修改某個特定的副歌部分或添加一段獨特的樂器solo。有了這個新功能,他們就可以輕鬆實現這些細節上的調整,而不必重新生成整首歌曲。

此外,這種精細化編輯功能也爲音樂教育和協作創作開闢了新的可能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工具來展示不同音樂元素如何影響整體作品,而合作創作者則可以更容易地在AI生成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創意貢獻。

然而,隨着AI音樂創作工具變得越來越強大和靈活,也引發了一些關於藝術創作本質的思考。在什麼程度上我們可以將AI生成並經過人工微調的音樂稱爲原創作品?這種創作方式是否會影響音樂的真實性和情感表達?這些都是音樂界和科技界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