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T公司推出印度语言AI模型Project Indus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水消耗同样急剧上升,成为科技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以弗吉尼亚州为例,自2019年以来,数据中心的用水量飙升近64%,2023年耗水量突破70亿升,处理全球约70%的互联网流量。高水耗主要源于冷却系统和设备维护需求。AI技术扩张加剧了水资源压力,科技公司需优化用水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亚马逊云服务(AWS)推出全新高性能计算(HPC)管理服务——AWS 并行计算服务,旨在简化企业获取和使用超级计算机资源的过程,降低门槛。该服务通过利用开源工具 Slurm 管理集群,允许用户在 AWS 上轻松设置和管理亚马逊弹性计算云(EC2)实例的集群,无需复杂的系统管理员支持。企业只需一个 AWS 账号,就能进行实验,测试工作负载在大规模计算中的优势。新服务在美国俄亥俄州、北弗吉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等地区率先推出,随后将扩展至全球。AWS 并行计算服务的推出,标志着 HPC 即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云服务提供商如 AWS、谷歌和微软 Azure 等正在加速布局,以满足这一需求。此举不仅减少了企业等待大型超级计算机资源的时间,还推动了高性能计算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
DiPIR是一项创新技术,旨在解决虚拟物体无缝插入真实场景的技术难题。它通过结合大规模扩散模型与基于物理的逆向渲染过程,从单一图像中精确恢复场景光照信息,实现虚拟物体与环境自然融合。DiPIR的工作流程包括构建虚拟3D场景、模拟物体与环境交互、通过扩散模型优化光照条件,确保生成图像符合真实场景。其优势在于广泛适用性,适用于不同光照条件的场景,生成图像逼真。DiPIR不仅限于静态图像处理,还支持动态场景中的物体插入及多视角合成,适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合成数据生成和虚拟制作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合作,在2024数博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该模型基于阿里云通义系列,采用RAG检索增强技术,在阿里云百炼专属版上进行微调与训练,专门用于提高月球撞击坑年代与形态的判别准确率,目前已达80%以上。这一创新模型结合了视觉、多模态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其最佳应用是识别月球上的撞击坑,对于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模型,科研人员能更高效地分析月球数据,只需输入撞击坑图像及相关问题,模型即可判定图像类型并提供答案。未来,该模型将嵌入“数字月球云平台”,与FAST等大科学装置一起,作为科研基础设施,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研创新加速。
LG在IFA2024前宣布推出首个专用智能家居中心——ThinQ ON,这款小巧圆形的白色集线器兼具智能音箱功能,内置AI语音助手。ThinQ ON采用先进AI技术,通过Matter、Thread和Wi-Fi连接控制LG家电及其他智能家居设备,支持监控设备使用情况并个性化调整。其Matter认证使其与多种网络连接兼容,与LG及第三方设备兼容,提升用户体验。作为Matter标准的实施者,ThinQ ON支持超过30种设备类型,包括照明、恒温器等,旨在打造一个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然而,其具体价格和上市时间尚未公布,详情将在IFA展会上揭晓。
埃隆·马斯克展示了特斯拉在奥斯汀总部建设的Cortex AI超级计算机群的内部构造,预计在启动时需要130兆瓦的冷却和电力,到2026年增长至500兆瓦。该计算机群包含70,000个AI服务器,主要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AI问题,特别是训练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和Optimus机器人的AI。Cortex在启动时将完全依赖Nvidia的硬件,而特斯拉自己的硬件预计将在稍后阶段上线。该计算机群的散热系统同样引人注目,包括一个巨大风扇系统和Supermicro提供的液体冷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