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 Common Sense Media 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絕大多數美國青少年(72%)至少嘗試過一次人工智能伴侶。所謂的 “人工智能伴侶”,指的是能夠進行更私人對話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例如 Character.AI 或 Replika,而不僅僅是一些用於家庭作業的助手。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該研究基於對1060名青少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青少年對與人工智能聊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超過一半(52%)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人工智能伴侶的常客。其中,13% 的青少年每天都會與人工智能聊天,21% 的青少年每週幾次進行互動。
在性別方面,男孩(31%)表示他們從未使用過人工智能伴侶的可能性略高於女孩(25%)。總體而言,約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們從未嘗試過人工智能伴侶。
該研究還揭示了青少年與人工智能伴侶互動的多種方式。近一半(46%)的受訪者將其視爲工具或程序,33% 的人則把它們當作社交互動的方式。青少年使用人工智能伴侶的目的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娛樂(30%)、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好奇心(28%)、尋求建議(18%)以及隨時待命(17%)。
儘管很多青少年積極使用人工智能伴侶,但對其提供的信息仍有一定的不信任感,約50% 的受訪者表示不信任人工智能夥伴提供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年長青少年對人工智能建議的信任度低於年幼青少年。
有趣的是,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們覺得與人工智能的對話比與現實朋友的交流更爲滿意,然而大多數(67%)青少年持相反意見。39% 的青少年表示,他們會將 AI 對話視爲與現實生活互動的練習,以此來提升社交技能、開啓對話、提供建議和表達情緒。
調查還顯示,80% 的青少年表示,他們與現實朋友的相處時間要比與人工智能聊天的時間更多,僅有6% 的人表示情況正好相反。
劃重點:
🌐72% 的美國青少年嘗試過人工智能伴侶,其中52% 是常客。
🎮 青少年使用人工智能的目的包括娛樂、好奇和尋求建議。
👥80% 的青少年表示與現實朋友相處的時間比與人工智能聊天的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