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2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白宮於今年1月宣佈的 “星際之門” 項目正面臨重重困難,這個旨在推動美國人工智能(AI)發展的雄心壯志項目,現階段的推進速度遠低於預期。最初計劃在項目中注入的5000億美元資金,現在看起來卻有可能要大幅度縮減。
“星際之門” 項目的聯合創始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OpenAI CEO 薩姆・奧爾特曼以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今年初在白宮共同亮相,宣佈了這一合作計劃。然而,六個月過去了,負責推動項目的公司尚未成功完成任何數據中心的交易,這顯然讓參與各方感到失望。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與 OpenAI 在項目的關鍵條款上產生了分歧,尤其是在數據中心的選址問題上。儘管兩家公司在宣佈時曾承諾立即投資1000億美元,但目前的目標顯得更加保守,計劃在年底前建成一家小型數據中心,地點可能選在俄亥俄州。
這個進展緩慢的項目,無疑是對孫正義雄心壯志的挫敗。作爲風險投資的老手,他近年來在 AI 領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但仍未能跟上快速發展的腳步。此外,軟銀早前承諾向 OpenAI 投資300億美元,這項鉅額投資使其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
而奧爾特曼則迫切希望能夠獲得足夠的計算能力來支持 OpenAI 的下一代旗艦產品 ChatGPT,因此他選擇與其他運營商合作,繞過軟銀,與甲骨文達成了一項數據中心協議。根據該協議,OpenAI 將在未來三年內向甲骨文支付超過300億美元的費用,以建立總裝機容量達4.5吉瓦的數據中心。
雖然孫正義和奧爾特曼在公開場合聲稱合作一切順利,並表示目標是共同建設10吉瓦的數據中心,但知情人士卻透露,“星際之門” 項目的起步緩慢並未影響孫正義對 OpenAI 未來發展的信心,仍有意向進一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