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最近在臺灣股市的市值首次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這一里程碑的達成主要是受到對未來強勁人工智能(AI)需求的樂觀預期和公司業績展望上調的推動。作爲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爲蘋果、英偉達等知名企業代工生產芯片,其股價在上週五達到歷史新高,與4月份的低點相比上漲了近50%。

臺積電

臺積電的市值現已可與著名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相媲美。如果繼續保持這種上漲勢頭,臺積電有可能躋身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行列。這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同時也表明了市場對 AI 相關技術的廣泛關注。

在剛剛發佈的季度財報中,臺積電上調了2023年的全年營收增長預期,預計將達到約30%。這表明,在當前激烈的 AI 製造產能競爭中,臺積電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高盛的分析師 Bruce Lu 指出,臺積電對先進製程技術的需求持更加積極的態度,而 AI 客戶的需求依然強勁,未見放緩跡象。此外,摩根大通的分析師 Gokul Hariharan 也表示,臺積電客戶在 AI 領域的支出激增,以及晶圓價格的上升,預計將有效緩解臺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並增強公司的毛利率。

隨着 AI 技術的不斷髮展,臺積電作爲核心芯片製造商,正處於一個迅速擴張的市場環境中。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結合日益上升的市場需求,給投資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臺積電的成功不僅是其自身戰略的結果,也是全球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的直接反映。

劃重點:

🔍 臺積電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主要受 AI 需求樂觀預期推動。

📈 公司上調2023年營收增長預期,預計增長約30%。

💡 投資者對臺積電的信心增強,未來有望躋身全球市值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