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公司的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可能正在經歷一次重大轉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Meta 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的核心成員們正在討論放棄目前的開源 AI 模型 “Behemoth”,轉而開發閉源模型。這一舉措如果實現,將標誌着 Meta 在 AI 領域的哲學思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儘管 Meta 已完成了對 Behemoth 的訓練,但由於內部測試結果不盡如人意,公司推遲了該模型的發佈。在新實驗室成立後,對該模型的測試工作也隨之中止。雖然討論尚處於初步階段,Meta CEO 馬克・扎克伯格還需對此做出最終決策,但一位公司發言人表示,Meta 在開源 AI 方面的立場依然 “未變”。
“我們計劃繼續發佈領先的開源模型,” 發言人強調道。“雖然我們歷史上並未發佈所有開發的模型,但未來我們會繼續訓練開源與閉源模型的組合。” 然而,這一潛在轉變如果真的發生,將讓 Meta 的開源理念受到質疑。
在過去,扎克伯格將開源視爲 Meta 與競爭對手,如 OpenAI 之間的一大區別,並曾對 OpenAI 與微軟的合作表示批評。然而,隨着 Meta 在 AI 領域的投入逐漸加大,公司需要尋找新的盈利模式以外的途徑,尤其是在面臨着數十億的 AI 研發成本和對頂級研究人才的高額薪酬的壓力下。
儘管 Meta 擁有世界頂尖的 AI 研究實驗室,但在商業化 AI 成果方面卻落後於 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 等競爭對手。如果 Meta 決定優先開發閉源模型,這可能意味着其開源策略並非出自信念,而是出於商業考量。
這一潛在的轉變不僅可能改變 Meta 自身的戰略,也會對整個 AI 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開源 AI 的熱潮可能會因 Meta 的閉源傾向而減弱,權力也可能重新回到那些擁有封閉生態系統的大公司手中。此外,這樣的變化可能影響到依賴開放基礎模型的小型公司的發展,特別是在模型調整、安全性和對齊方面的努力。
Meta 的這一舉動可能還會讓開放源代碼的 AI 在國際舞臺上失去競爭力,特別是在中國等國家開始積極擁抱開源 AI 以增強其國內能力和全球影響力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