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和軟件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上海市近日發佈了《上海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此次政策的發佈旨在進一步推動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的持續增長。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相關措施包含17項具體舉措,將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給予相應的支持。

數據顯示,2023年初至5月,上海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總營收已經超過6900億元,年同比增長20.4%,遠高於全國14.3% 的平均水平。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成爲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營收規模約爲3600億元,增長達27.1%。

投資,融資,錢

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是對優質企業的獎勵機制。年營收超過20億元且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企業將獲得獎勵;而中小企業也能根據規模獲得最高3000萬元的分檔獎勵。此外,小微企業還可獲得3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成長獎勵,以激勵更多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上海將支持雲服務商建設模型即服務平臺,通過 “算力券” 降低企業在模型調用和部署過程中的成本,推動大模型在工業、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對優秀項目提供最高30% 的補助。同時,政策還支持 AI 代碼生成及軟件 AI 化改造,優質項目可獲得不超過50% 的補助。

上海市還對高端軟件、數字內容、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等領域推出了差異化支持措施,促進創新孵化、交易融資等服務。此外,政策還明確提出降低企業研發、融資、用網及用人成本,以促進更高效的發展。

不止於此,上海的各個區也都實現了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正增長,楊浦、普陀等中心城區增速達到25%、22.6%。政策支持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