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舊金山的雲端協作設計軟件公司 Figma 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 IPO 申請,計劃以股票代碼 FIG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據最新消息,Figma 的目標估值約爲 200億美元,有望成爲2025年最受矚目的科技 IPO 之一。本文由 AIbase 編輯團隊整理,基於網絡公開信息,深入剖析 Figma 的上市背景、技術創新與市場前景。

image.png

Figma 的崛起:從設計工具到產品開發生態

Figma 成立於2012年,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創立,最初定位於瀏覽器端的界面設計工具,強調實時協作與雲端存儲。其核心產品允許設計師、開發者、產品經理等多角色團隊在同一平臺上協作,顛覆了傳統設計軟件(如 Adobe XD 和 Sketch)的單機、異步工作模式。截至2025年3月,Figma 擁有 1300萬月活躍用戶,其中三分之二並非傳統設計師,涵蓋產品經理、營銷人員和內容創作者,顯示出其廣泛的行業適用性。

image.png

Figma 的產品線也在不斷擴展:

  • Figma Design:核心設計工具,支持 UI/UX 設計與原型製作。
  • FigJam:2021年推出的數字白板工具,適用於團隊頭腦風暴與跨部門協作。
  • Dev Mode:2023年發佈,幫助開發者將設計快速轉化爲代碼。
  • Figma Sites:2025年 Config 大會上推出的 Beta 版,允許用戶直接將設計發佈爲網站,支持內容管理系統(CMS)功能。

此外,Figma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顯著,S-1文件中提及 AI 超過200次,顯示其戰略重心。公司已推出 AI 驅動的功能,如 Figma Make,可快速生成交互式原型,並計劃進一步整合生成式 AI 以優化設計流程。

財務表現:強勁增長支撐高估值

Figma 的財務數據爲其高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撐。根據 S-1文件:

  • 2024年收入:7.49億美元,同比增長48%。
  • 2025年 Q1收入:2.282億美元,同比增長46%,淨收入44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50萬美元增長三倍。
  • 客戶規模:擁有1031家年收入貢獻超10萬美元的客戶,以及1.11萬家年收入貢獻超1萬美元的客戶。
  • 現金儲備:截至2025年3月,Figma 持有15.4億美元現金及等價物,無債務,並投資了約6950萬美元的比特幣現貨 ETF,同時計劃追加3000萬美元的比特幣投資。

儘管2024年因員工股權激勵等一次性支出導致淨虧損7.32億美元,但 Figma 在2024年第一、二季度均實現盈利,顯示其財務穩健性。 其91% 的毛利率和150% 的淨美元留存率進一步凸顯了其強勁的商業模式。

IPO 背景:從 Adobe 收購失敗到獨立上市

2022年,Adobe 曾宣佈以 200億美元 收購 Figma,但因歐盟和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反對,該交易於2023年12月取消,Adobe 向 Figma 支付了 10億美元分手費。 此次失敗的收購不僅爲 Figma 提供了充裕的現金流,也推動其加速獨立發展。2024年5月,Figma 在二級市場交易中估值達 125億美元,2025年4月進一步升至 178.4億美元。此次 IPO 目標估值 200億美元,雖與 Adobe 收購時的估值持平,但反映了市場對其增長潛力的信心。

Figma 的 IPO 恰逢資本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高漲。2025年,AI 基礎設施公司 CoreWeave 和 Circle 等 IPO 的成功(分別上漲290% 和519%),爲 Figma 的上市提供了有利環境。 公司計劃通過 IPO 募集約 15億美元,有望成爲年度最大科技 IPO 之一。

市場競爭與 AI 戰略

Figma 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Adobe XD、Sketch、Canva 以及新興的 AI 驅動設計工具(如 Lovable)。其90% 的設計工具市場份額得益於產品驅動增長(PLG)模式和低學習曲線。 然而,AI 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挑戰。Figma 在 S-1文件中坦言,需持續投資 AI 以保持競爭力,否則可能被新興技術超越。

爲應對這一挑戰,Figma 已通過收購(如2024年收購 Payload 和 Modyfi)增強其 AI 和內容管理能力,並與 Google for Education 等合作,擴展教育市場。 此外,Figma 獲得 FedRAMP Moderate 認證,進入政府和公共部門,進一步拓寬了收入來源。

未來展望:全球化與企業市場

Figma 的未來增長戰略聚焦於:

  • 全球擴張:目前超一半收入來自美國以外市場,計劃進一步拓展歐洲和亞洲。
  • 企業客戶:通過高級分析、安全性和定製化功能吸引更多大客戶,如 Microsoft、Airbnb 和 Uber。
  • AI 創新:持續投資生成式 AI,優化設計和協作流程。

CEO Dylan Field 在致投資者信中表示:“我們將繼續大膽嘗試,包括通過收購擴大影響力。” 這一策略表明 Figma 不僅滿足於設計工具市場,而是致力於成爲端到端產品開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