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化和自然現象模擬的研究中,強大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爲此,位於德國的於利希超級計算中心(Jülich Supercomputing Center)近日推出了歐洲首臺百萬兆次級超級計算機 JUPITER(木星)。這臺計算機的強大處理能力爲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超級計算機 數據中心 (1)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JUPITER 於2025年6月首次亮相於全球最強大計算機系統的 TOP500排行榜上,位列第四。它擁有5900個加速計算節點,配備了約24000顆 Nvidia Grace-Hopper 超級芯片和1300個使用 Rhea1處理器的節點。此外,JUPITER 還採用了 InfiniBand NDR 網絡來確保高速數據傳輸。該計算機的設計旨在支持複雜的科學計算任務,推動氣候模型和天氣預報的研究。

科學家們對此充滿期待,尤其是參與 “Destination Earth” 數字孿生項目的研究團隊。這個項目旨在創建一個地球系統的數字複製品,以更好地監測和預測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們表示,需要這樣一臺大型機器來處理氣候和大氣數據,JUPITER 能以700米的分辨率展示這些物理現象,從而爲氣象學和氣候科學提供更深入的洞察。

此外,德國伊爾梅瑙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們也在利用 JUPITER 進行研究。他們專注於可視化熱羽流,探討流體和氣體的對流與湍流現象。科學家們通過這臺超級計算機的強大運算能力,能夠呈現出以前無法獲得的細節,進一步理解自然界中複雜的流動模式。

JUPITER 的建設始於2018年,經過多次升級和完善,在2024年計劃推出的 JEDI 原型機和 JETI 過渡系統模塊的支持下,最終在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該計算機的能效設計也備受關注,其製冷系統利用附近的魯爾河水,爲校園建築提供取暖,展現出對能源消耗的關注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JUPITER 的成功啓用不僅展示了歐洲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實力,也爲未來的科學研究打開了新的大門。

劃重點:  

🌍 JUPITER 是歐洲首臺百萬兆次級超級計算機,位於德國於利希超級計算中心。  

⚙️ 這臺計算機擁有5900個加速節點和24000顆 Nvidia 超級芯片,支持複雜科學計算。  

♻️ JUPITER 的製冷系統利用魯爾河水,體現了對能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