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媒體平臺 YouTube 上涌現出一批以 Sean “Diddy” Combs 審判爲題材的假視頻,這些視頻利用 AI 生成的圖像和聲音,伴隨虛假信息,吸引了數千萬的觀看量。

根據調查,過去12個月內,26個相關頻道通過近900個 Diddy 視頻累計獲得近7000萬的點擊量。這些頻道採用的策略大致相同,通常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和 AI 生成的縮略圖,將 Diddy 與其他名人聯繫起來,製造虛假指控,例如聲稱某位名人剛剛在審判中作證,或被 Diddy 強迫進行某種行爲。

image.png

這些縮略圖常常使用聳人聽聞的虛假引語,例如 “與我做了16小時” 或 “Diddy 侵犯了比伯”,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這些頻道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則是新近成立,許多頻道的創作者都在藉此機會快速變現,雖然這類內容面臨被 YouTube 禁止和法律訴訟的風險。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這種利用 AI 生成內容的方式是一種迅速獲利的策略。

例如,有一個名爲 Peeper 的頻道,自2010年創建以來,最近專注於 Diddy 內容,推出了一系列虛假的熱門視頻。另有多個頻道近期更換內容方向,快速轉向 Diddy 主題,試圖從這一流行趨勢中獲利。一些頻道的內容完全由 AI 生成,涵蓋了虛假信息的傳播。這種現象不僅在 YouTube 上盛行,TikTok 等平臺也開始出現類似的 Diddy 內容。

根據 YouTube 發言人的說法,因違反社區規則,已對部分傳播假視頻的頻道進行了封禁處理,彰顯了平臺對內容質量的監管。然而,內容創作者們仍然在追逐快速獲利的機會,AI 技術的進步使得視頻製作變得更加簡單和便宜,導致這一現象愈演愈烈。

劃重點:  

🛑 過去一年中,26個頻道發佈的近900個 Diddy 視頻總共獲得近7000萬的觀看量。  

💰 許多頻道通過發佈虛假內容快速獲利,且面臨被禁止和法律訴訟的風險。  

📈 AI 技術的應用讓視頻製作變得更簡單,吸引更多創作者進入這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