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來自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成果引發了廣泛關注:大型語言模型(LLMs)不僅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嶄露頭角,還能爲癌症治療帶來新的希望。研究人員利用 GPT-4模型,首次嘗試將其作爲科學假說的生成工具,在乳腺癌的藥物研發上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的目標是找到能夠有效對抗乳腺癌的新藥物組合。他們從 FDA 批准的非抗癌藥物中篩選出可能具有協同作用的藥物,設定了三項關鍵原則:避免標準抗癌藥物,專注於能夠靶向癌細胞且不損傷健康細胞的藥物,同時優先選擇價格低廉且已經獲得監管批准的藥物。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室測試,研究人員發現,GPT-4成功提出了12組藥物組合,其中3組的協同效應評分超過了現有陽性對照藥物,展現出超出預期的治療效果。根據初步實驗結果,GPT-4進一步生成了新的藥物組合,並在4組測試中又發現了3組具有正向協同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特別突出的組合是辛伐他汀與雙硫侖。辛伐他汀是一種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而雙硫侖則主要用於治療酒精依賴。研究表明,這些本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組合,竟然有潛力有效對抗乳腺癌。這一發現不僅爲藥物研發開闢了新的方向,也證明了大型語言模型在科研中的應用潛力。
這一研究結果標誌着人工智能在醫學研究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未來有望爲癌症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研究團隊的工作爲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表明了 AI 在科學探索中的巨大潛力。希望更多的科學家能夠藉助這一工具,爲人類健康貢獻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
論文地址: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if.2024.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