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罕見的家庭式訪談中,OpenAI CEO Sam Altman 向其弟弟、Lattice 創始人 Jack Altman 描繪了他對人工智能(AI)未來5-10年發展的最新預測。Altman 認爲,AI 在推理能力上的突破已使其達到博士生水平,但真正的顛覆之處在於 AI 發現新科學的能力。他同時對“超級智能悖論”表示擔憂,即即便實現超級智能,社會生活方式也可能變化甚微,如同 ChatGPT 的出現並未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
AI 推理能力飛躍,科學發現成下一目標
Altman 預測,在未來5-10年內,AI 將能夠自主發現新的科學知識,其影響將“壓倒一切其他應用”。他指出,目前的 O3模型在特定領域已展現出相當於優秀博士生的推理能力,例如在頂尖數學競賽中取得高分或解決專家級博士難題。Altman 坦言,AI 進步的速度超出了他此前的預期。目前 AI 在科學研究中多扮演“副駕駛”角色,他預測天體物理學將是 AI 最先實現自主新發現的科學領域,因爲該領域數據量巨大但博士研究員不足。
人形機器人將帶來“未來已來”的真實感受
談及物理世界的 AI 應用,Altman 將人形機器人視爲“終極夢想”,並預期在5-10年內,出色的人形機器人將走上街頭,成爲標誌着“未來已來”的時刻。他認爲,與 ChatGPT 等軟件 AI 不同,人形機器人的出現將帶來更具實質性的改變,讓人們真切感受到未來的到來,而非像 ChatGPT 那樣雖然神奇但仍侷限於過去的個人電腦形態。
“超級智能悖論”的憂慮:技術突破與社會停滯
儘管對 AI 發展充滿信心,Altman 對“超級智能悖論”表達了深刻擔憂:即使實現了超級智能,世界也可能不會因此變得更好,社會甚至可能依然糟糕。他設想,即便構建了超級智能,如果它未能顯著改善世界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那將是一個“瘋狂的說法”。他認爲,儘管 ChatGPT 已在許多領域展現出博士級智能並被廣泛使用,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相比兩年前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他推測,即使出現 IQ 高達400的 AI,情況也可能依舊如此,這是一種“技術圖靈測試悖論”。
OpenAI 藍圖:打造無處不在的“AI 伴侶”生態系統
Altman 描繪了 OpenAI 的未來願景,即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的“AI 伴侶”生態系統。他認爲消費者最終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通過各種界面和產品提供全方位幫助的 AI 伴侶,它瞭解用戶的目標和信息,提供無縫的整體體驗。他強調了成爲一個“一切都整合到其中並整合到各處”的平臺的至關重要性。
Meta 的人才爭奪戰:高額挖角與文化差異
Altman 透露,Meta 將 OpenAI 視爲最大競爭對手,並採取了高額挖角策略,向 OpenAI 團隊成員提供高達上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和高薪。Altman 對此表示批評,認爲這種過度依賴高額薪資和前期保證的策略不利於建立優秀的員工文化。他認爲 OpenAI 的優勢在於其“善於可重複創新的文化”,而 Meta 則不擅長創新。他還觀察到,外界認爲 ChatGPT 是 Google 的替代品,但在 Meta 內部,人們更多地將其視爲 Facebook 的替代品。
能源與太空展望:AI 驅動的未來發展
針對 AI 算力激增帶來的能源問題,Altman 堅信人類將消耗更多能源,並認爲聚變和先進核能是解決方案。他展望,到最終階段,人類消耗的能源將遠超地球承載能力,屆時必須開發太陽系資源,這或許是解決過度加熱地球的最終途徑。他雖信任專業公司,但表示自己已因 OpenAI 的核心使命而“相當忙碌”,無暇顧及創辦火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