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消息,近日,OpenAI 與微軟之間圍繞其備受矚目的 AI 合作未來走向,緊張局勢急劇升級。據 AIbase 報道,OpenAI 正尋求削弱微軟對其 AI 產品和算力資源的控制,並爭取微軟批准其轉型爲盈利性公司,這對於其後續融資並實現上市目標至關重要。
知情人士透露,相關談判進展異常艱難。過去幾周,OpenAI 高層甚至探討了採取激烈措施的可能性:指責微軟在合作期間存在反競爭行爲,並考慮尋求聯邦監管部門審查雙方合同條款是否違反反壟斷法律,同時進行公開宣傳。若此舉成真,恐將嚴重破壞這兩家科技巨頭長達六年的合作關係,這段關係曾被廣泛視爲科技史上最成功的夥伴夥伴關係之一。
多年來,微軟爲 OpenAI 的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以換取對其技術的優先訪問權。然而,如今雙方在多個領域已成爲競爭對手,合作基礎變得日益脆弱。儘管如此,兩家公司的代表仍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我們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係,已爲廣大用戶提供了卓越的AI工具。目前相關談判仍在進行,我們對未來繼續攜手共建充滿信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僵局的關鍵癥結在於 OpenAI 以30億美元收購 AI 編程創業公司 Windsurf 的交易條款。根據現有協議,微軟擁有對 OpenAI 所有知識產權的訪問權限,但微軟自身也擁有與 OpenAI 競爭的 AI 編程工具 GitHub Copilot,因此 OpenAI 明確反對微軟獲得 Windsurf 的知識產權。此外,OpenAI 還與《華爾街日報》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達成了內容授權協議。
雙方分歧的另一焦點在於 OpenAI 如果轉型爲公衆利益公司後,微軟的持股比例問題。知情人士稱,目前微軟要求的股份比例高於 OpenAI 願意提供的。如果 OpenAI 無法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轉型,將面臨失去200億美元融資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領導下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於去年啓動了對微軟的全面反壟斷調查,其中也涵蓋了微軟此前對 OpenAI 的投資,以及其他科技巨頭在 AI 領域的投資。
微軟最早於2019年向 OpenAI 投資10億美元。根據現有合同,微軟擁有在其 Azure 雲平臺獨家銷售 OpenAI 軟件工具的權利,並擁有對 OpenAI 技術的優先使用權。儘管微軟應是 OpenAI 唯一的算力提供方,但去年微軟已允許 OpenAI 啓動名爲 Stargate 的自建數據中心項目。
目前,雙方在面向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和麪向企業的 AI 工具等多個領域展開競爭。甚至有消息稱,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去年曾僱傭了奧特曼的一位競爭對手,祕密開展了一項爲微軟自主構建 AI 模型的計劃。
OpenAI 目前正試圖在推進轉型計劃的同時,重新協商合作協議中的一些條款。它希望與更多雲服務提供商合作,以向更多客戶出售技術並獲得更充足的計算資源。而微軟則希望,即使在 OpenAI 宣稱自身模型達到“人類級別智能”(即人工通用智能,AGI)後,仍能繼續獲得 OpenAI 技術。按照雙方協議,一旦 OpenAI 實現 AGI,當前的合作關係即告終止。
“人工通用智能”這一技術的可能性一直備受科技界高管爭議,有人認爲它即將到來,而另一些人則認爲它遙遙無期,AI 的發展仍將以漸進式改進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