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推出的獨立 AI 應用 Meta AI 引發了用戶的廣泛關注,然而,這款應用也暴露出了嚴重的隱私問題。很多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與聊天機器人進行的私人對話公開分享,導致他們的敏感信息暴露在公衆視野中。

Meta AI 應用允許用戶在與 AI 交互後通過一個分享按鈕,將對話內容發佈到社交平臺。但令人驚訝的是,許多用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發佈的內容包括個人隱私、法律諮詢,甚至是與犯罪活動相關的問題。例如,有用戶在應用中詢問如何逃避稅務,或是如何撰寫涉及個人姓名的法律推薦信。安全專家 Rachel Tobac 更是發現了多個用戶的家庭地址和敏感法庭信息被公開。

Meta,元宇宙,Facebook

Meta 未能在用戶使用過程中清晰地指示其隱私設置,也沒有告知用戶他們的內容將被分享至何處。如果用戶使用 Instagram 賬戶登錄 Meta AI,而他們的 Instagram 賬戶是公開的,那麼在 Meta AI 中的搜索記錄和對話也將不知不覺地變成公共信息。這種情況讓人們感到不安,尤其是當用戶在尋求私人建議或幫助時。

Meta AI 的推出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很多人認爲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設計。相較於其他平臺,Meta 將用戶的搜索和對話內容公開的做法顯得尤爲冒險。過去的歷史教訓,比如 Google 沒有將搜索引擎變成社交媒體動態,或是2006年 AOL 公開用戶搜索記錄導致的隱患,都提醒我們這樣的設計是不可取的。

截至目前,Meta AI 應用的下載量爲650萬次。雖然這個數字對於一款新應用來說並不算小,但考慮到 Meta 作爲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對技術的巨大投資,這一成績顯得有些平淡。隨着用戶在應用中不斷分享各種內容,這些信息更是像病毒般迅速傳播,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

爲了讓 Meta AI 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或許這種公開尷尬的方式正是 Meta 所尋求的效果。然而,隨着隱私問題的加劇,用戶對這款應用的信任感無疑將受到嚴重影響。

劃重點:  

📌 用戶在 Meta AI 上分享的私人對話無意中公開,涉及敏感信息。  

📌 Meta 未能明確用戶隱私設置,導致信息泄露風險加大。  

📌650萬次下載量顯示 Meta AI 的關注度,但隱私問題令用戶信任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