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發佈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更新,這一更新主要爲其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提供支持,適用於 iOS 和 macOS 等系統。根據蘋果官方的數據,新推出的模型在性能上與谷歌和阿里巴巴的同類產品相當,但與 OpenAI 一年前發佈的 GPT-4o 相比,蘋果的服務器端模型表現則顯得遜色不少。

image.png

在更新中,蘋果強調了其 “蘋果設備端模型” 的能力。這個模型能夠在 iPhone 等設備上運行,無需互聯網連接,其文本生成質量經過人類評估者測試,結果顯示與谷歌和阿里的同規模模型相比沒有明顯優劣之分。然而,對於 “蘋果服務器模型” 而言,結果卻不太理想,未能在多項測試中勝過 OpenAI 早前推出的產品。

在圖像分析能力方面,蘋果同樣未能脫穎而出。根據蘋果自己收集的數據,人類評估者更偏向於選擇 Meta 的 Llama4Scout 模型,而非蘋果的服務器端產品。儘管 Llama4Scout 在多個測試中並不算優秀,這一結果仍然讓人感到意外,顯示出蘋果在這一領域面臨的競爭壓力。

此次更新的 “Apple On-Device” 模型具有大約30億個參數,主要用於文本生成、總結和文本分析等功能。參數的數量通常與模型的解決問題能力相關,參數越多,模型的表現也通常越好。蘋果表示,新的模型在工具的使用和效率方面較之前的版本有所提升,能夠支持大約15種語言。這得益於其擴展的訓練數據集,包含了圖像、PDF 文件、文檔和多種類型的圖表等多樣化的數據。

儘管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許多用戶對蘋果在個性化 Siri 升級方面的進展感到失望,升級進程的延遲也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不滿,甚至導致了部分用戶對蘋果提起訴訟,指責公司未能兌現其所宣傳的 AI 功能。

劃重點:

🌟 蘋果的設備端模型與谷歌、阿里相當,但服務器端模型不敵 OpenAI 的 GPT-4o。  

🖼️ 在圖像分析方面,蘋果模型的表現不如 Meta 的 Llama4Scout。  

🔧 新的 “Apple On-Device” 模型具備約30億個參數,支持多種文本處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