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近期發佈了一款新的圖像生成器,該工具因能夠生成模仿吉卜力工作室風格但被部分用戶批評爲“沒有靈魂”的插圖而引發關注。與此同時,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對包括吉卜力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宮崎駿在內的批評者進行了猛烈抨擊。

奧特曼迴應宮崎駿嚴厲批評

在接受科技創始人兼 YouTuber Arun Mayya 的採訪時,Altman 公開駁斥了宮崎駿2016年對其製作的一部人工智能動畫的嚴厲批評。當時,宮崎駿稱 AI 動畫“令人毛骨悚然”且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

當 Mayya 向 Altman 表示藝術家對人工智能的擔憂是合理的時,這位 OpenAI 聯合創始人聲稱“這種權衡是值得的”。Mayya 隨後分享了他創建並部署的 AI 化身,聲稱這讓他能夠享受“永久假期”。

OpenAI

歷史性錯誤言論遭質疑

Altman 隨後試圖通過回顧技術發展來淡化擔憂,他聲稱幾十年前製作視頻是“不可能的”。“想想30年前你做什麼事會是什麼樣子,”奧特曼說道,“我的意思是,你需要一臺攝像機和 VHS 錄像帶,然後你得用某種複雜的方式剪輯。而且,即使你做到了,你也得分發錄像帶,因爲那時候沒有互聯網,也沒有 YouTube。”然而,Altman 的這番言論顯然存在令人不安的歷史性錯誤。互聯網在30年前早已存在(事實上已存在40多年),並且其出現確實幫助了電影製作人學習剪輯技巧併發行作品。此外,在1995年錄製視頻也絕非“不可能”,許多經歷過90年代的人都記得家庭錄像帶,而且大多數高中都爲有興趣學習視頻編輯的學生提供相關課程。

推廣 AI 普及工具引擔憂

更令人驚訝的是,Altman 堅稱,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和一個夢想,任何“有有趣的東西要說的人,都可以把它說出來,讓世界受益”。這一論斷與該圖像生成器所創作的、被部分用戶認爲是粗劣且模仿現有風格的“吉卜力風格歷史災難圖像”形成了鮮明對比。

Altman 辯稱:“爲每個人提供更多工具,讓事情變得更簡單,降低准入門檻……確實會顯著增加能夠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數。總的來說,我們都能從中受益。”

生成藝術質量引質疑

儘管 AI 在理論上可能推動藝術和言論的民主化,但許多評論員指出,迄今爲止涌現的生成藝術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平庸之作,它們僅僅是在模仿現有風格,而缺乏真正的創新。面對一位被廣泛認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插畫家的先見之明的批評,奧特曼的迴應被一些人解讀爲不成熟和陳詞濫調,甚至讓人懷疑他是否真正相信自己所表達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