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一項新報告顯示,美國民衆對人工智能的看法與行業專家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該調查包含了超過1,000名人工智能專家和超過5,000名美國成年人,揭示出公衆對這一技術的焦慮和不安日益加劇。

機器人助理 生活助力 (1)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調查結果顯示,約四分之三的人工智能專家認爲,這項技術將對他們個人帶來好處。而在公衆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持相同看法。專家們普遍認爲人工智能會改善工作體驗,但公衆卻擔心這項技術會取代他們的工作。關於對人工智能系統的基本信任感,兩組人羣中都有超過一半的人希望能夠更多地控制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不信任政府或私人企業能負責任地監管人工智能。

從歷史來看,美國政府在科技監管方面的表現一直令人失望。國會往往會召集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進行聽證會,但這些聽證會的提問常常顯得笨拙,就像是剛剛接觸互聯網的新人在詢問有關《第230條》法律的複雜問題。許多美國人覺得自己在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未來中沒有任何發言權。

一位學術專家在報告中提到:“看這些國會聽證會,真的感覺他們完全不理解這一切。我不認爲他們能夠召集足夠的專家來理解這一領域的複雜性,以進行有效的監管,但我認爲這是非常重要的。” 公衆對政府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的懷疑,與科技領袖關於人工智能未來潛力的高調宣言形成鮮明對比。

這項研究突顯了行業與公衆之間的巨大鴻溝。專家們對未來持樂觀態度,而普通民衆則感到更加焦慮和不安,呼籲對人工智能的使用有更多的控制權。

劃重點:

🧠 專家和公衆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專家們普遍樂觀,而公衆則感到焦慮。  

🏢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政府和私人企業監管人工智能的能力表示不信任。  

📉 大多數人希望能夠更多地控制人工智能在其生活中的應用,反映出對未來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