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模型與算法已成爲推動各行業創新的核心力量。爲規範技術應用並鼓勵企業合規發展,全國各省市紛紛出臺大模型算法備案獎勵補貼政策,最高補貼金額達5000萬元。以下是2025年全國各省市政策彙總詳情。

一、政策背景與意義

大模型備案和算法備案是國家爲規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和算法推薦服務而推出的重要制度。通過備案,企業需披露技術細節,確保數據安全和算法透明,從而維護網絡空間秩序、保障用戶權益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截至2025年3月,全國算法備案數量已達3234個,大模型備案數量爲407個,覆蓋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

全國大模型備案和算法備案區域分佈:

    • 算法備案:北京(27.64%)、廣東(21.03%)、上海(14.29%)。
    • 大模型備案:北京( 117 款)、上海( 123 款)、廣東( 40 款)。

二、全國各省市獎勵補貼政策一覽表

省市地區政策內容
廣東省廣州海珠區1. 企業首次完成國家級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線備案(大語言模型備案),最高獲100萬元獎勵2. 首次完成國家級境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或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最高拿20萬元獎勵3. 在辦公房租、模型優化、人才、營收增量、示範發展等方面有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獎勵1000萬元
廣東省廣州天河區1. 新設立且納入天河區規模以上統計的公司,獲10萬元一次性獎勵2. 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達1億元及以上,再拿100萬元獎勵3. 新落戶特定區域企業,根據經濟發展貢獻獲不同比例獎勵<br>4. 對獲得風險投資、研發投入增長的企業有相應獎勵
廣東省深圳龍崗區1. 算力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2. 大模型調用扶持最高200萬元3. 通過大模型備案的企業中,前十最高補貼200萬元4. 在智能穿戴、人工智能軟件應用、具身智能、公共服務平臺、重大活動、房租等方面有補貼
廣東省深圳前海1. 房租補貼最高300萬元<br>2. 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收,符合條件的個人所得稅超過15%的部分予以補貼3. 研發投入最高補貼500萬元<br>4. 算力補貼最高2000萬元<br>5. 大模型應用領域超過10個的,最高獎勵100萬元
北京市石景山區在算力建設、算力應用、數據流通、房租、場景示範應用、產業運營等方面給予補貼,最高補貼額度分別可達1000萬元、10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
上海市徐彙區1. 從算力、數據要素供給、創新能力、大模型團隊落戶、企業營收晉級、大模型備案等維度支持2. 有應用場景、大型活動、投貸等補貼以及人才配套服務<br>3. 通過大模型備案手續的企業,最高可補貼研發費用投入的30%,最高200萬元
四川省成都市1. 對“首版次”軟件產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轉化、大模型備案前十等給予補貼2. 算法採購、新獲批實驗室等可獲支持<br>3. 對企業營收突破、專精特新企業、風險投資、人才等方面有獎勵政策<br>4. 對性能先進且成功通過國家大模型備案登記的前十名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浙江省杭州市本級每年設立5000萬元的“算力券”支持中小企業購買算力服務;對參數量超過千億的通用大模型,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訓練成本補助
浙江省金華市對服務平臺建設、企業研發、大模型建設等給予補助,對參數量不低於十億個的AI大模型,給予算力成本5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浙江省寧波市對通過國家大模型備案登記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福建省廈門市1. 有算力補貼、對國家級和省級項目補助、創新平臺獎勵、公共服務平臺運營補貼、企業研發投入獎勵等政策2. 企業購買或租用符合條件的智能算力服務,年度實際支出費用5萬元(含)以上的,最高補貼100萬元
江蘇省嘉興市1. 對使用智算、超算算力的企業給予算力補貼<br>2. 新獲得中央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備案的企業,年度算力補貼金額最高可達500萬元3. 通過大模型備案的企業可一次性獲得100萬元獎勵4. 新入選國家、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企業有相應獎勵
貴州省貴陽市1. 對通過國家網信辦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的大模型,按建設成本的3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2. 大模型應用場景和公告平臺建設給予補助,鼓勵企業購買數據用於訓練
安徽省/1. 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大模型研究2. 評選優秀場景應用案例給予補助3. 對落戶企業匹配要素資源,對引進項目給予市獎補,單個項目最高資助5000萬元
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鍵技術突破、算力補貼,垂直行業模型研發和算力使用補助,公共服務平臺獎勵等政策
湖北省漢陽區在房租、營收、人才、研發、自研大模型應用等方面給予補貼,年營收超2000萬元且年研發超300萬元的企業,最高一次性補助不超100萬元

三、政策亮點分析

  1. 高額補貼:杭州市對千億級通用大模型的訓練補助高達5000萬元,爲全國最高
  2. 區域差異: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補貼力度更大,側重研發和算力支持;中西部地區通過高額補貼吸引企業落戶。
  3. 靈活獎勵:廣東省部分地區按算法或模型數量獎勵,鼓勵企業多領域突破。

四、企業如何申請?

  1. 完成備案: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系統提交技術細節和應用場景說明。
  2. 屬地申報:向當地工信或科技部門提交補貼申請,附備案證明、研發投入憑證等材料。
  3. 動態關注:部分政策需滿足營收或應用案例條件,建議企業提前規劃。

五、專家解讀

“備案政策並非限制,而是爲AI行業劃定合規跑道。”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祕書長表示,“企業應抓住政策紅利,加速技術落地,同時注重數據安全和算法透明。”

【結語】

全國大模型算法備案獎勵補貼政策爲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爲人工智能技術的規範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各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政策申請補貼,搶佔技術制高點。

(數據截至2025年3月,具體政策以各地最新文件爲準)

新聞來源:國家網信辦、各省市工信局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