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近日召開了一場媒體吹風會,發佈了《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工作要點》。根據計劃,成都將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力爭到2025年實現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年增速超過30%。這項計劃旨在加快成都成爲全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高地。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成都將聚焦 “AI 三要素”,即算力、算法和數據。首先,在算力方面,成都將加快重點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計劃將全市的算力規模擴大至20000P。此外,成都還將發放 “算力券”,並優化其供給機制,以支持企業和項目的發展。

在算法領域,成都的目標是培育10個大模型,使其通過國家備案,並計劃累計培育不少於80個行業大模型。同時,成都將集中攻關30項核心技術,以提高算法的競爭力和應用效果。

數據方面,成都將推進國家數據標註基地的建設,鼓勵引育20家數據標註企業,並建設不少於8個高質量的數據集和5個數據要素服務站。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將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劃重點:

🌟 成都計劃到2025年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年增速超過30%。  

🔍 重點推動算力、算法和數據三大領域的發展,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 聚焦70個典型應用場景,涵蓋多個行業,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