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強現實(AR)眼鏡領域,雷鳥創新正在引領一場革命。隨着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AR 眼鏡正逐漸被認爲是未來消費電子的重要載體。而雷鳥創新與阿里雲的深度合作,致力於將 AI 與 AR 進行無縫融合,爲用戶帶來更流暢的交互體驗。

在過去,AR 眼鏡雖然能夠展示數字與物理世界,但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交互。而如今,隨着 AI 大模型的進步,AR 眼鏡不僅能夠呈現視覺信息,更能通過 AI 技術實時分析和理解用戶所處的環境。這種結合爲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生活助手等方面,提升了便捷性和準確性。

AR 增強現實 虛擬現實 頭戴設備 智能頭盔 (2)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雷鳥創新創始人兼 CEO 李宏偉指出,AR 眼鏡將爲人類提供與 AI 高度一致的感官能力,從而使 AI 真正成爲人類的 “外腦”。他堅信,未來2-3年內,AI 將推動 AR 眼鏡成爲最重要的新型硬件,創造下一個 “iPhone 時刻”。

然而,僅僅依靠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來實現多場景交互還不夠。雷鳥與通義的合作着眼於爲 AR 眼鏡量身定製大模型,以滿足特定需求。李宏偉強調,AR 眼鏡的用戶體驗需要足夠的準確性和確定性,否則用戶難以接受。例如,如果路牌識別的準確率只有50%,用戶將會感到不安。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雷鳥選擇了通義的大模型,因爲其在多模態識別方面表現出色,能夠處理圖像、文字、視頻和音頻等多種輸入形式。用戶在使用 AR 眼鏡時,只需通過攝像頭便能獲得對周圍環境的實時解讀,比如識別未知植物或建築物。此外,通義模型還具備即時翻譯功能,讓用戶在陌生國度也能自如交流,極大提高了溝通效率。

雷鳥創新與通義的合作不僅讓 AR 眼鏡在多個場景下實現了更好的交互體驗,也爲未來的消費電子行業開啓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