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北京市科委和中關村管委會在3月20日的發佈會上宣佈,將致力於建設全球 “開源之都”,這一計劃將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開源與開放,預計將爲未來的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副主任劉衛華在發佈會上強調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
近年來,北京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6G 以及腦機接口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爲國內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劉衛華表示,未來將繼續聚焦數字技術的核心突破,加速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推動北京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具體來說,北京將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在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在基礎模型架構、強化學習算法以及算力芯片的研究上,將持續增加投入。同時,還計劃加快培育光計算芯片等具有顛覆性潛力的新技術。此外,在區塊鏈領域,北京也將加強對下一代專用芯片的研究,以推動國家級區塊鏈網絡核心技術的突破。
北京還將通過促進數字技術與產業的結合,推動 “AI + 基礎研究”“AI + 醫藥”“AI + 新材料” 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在教育、文化、法律等行業,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也將是未來的發展重點。劉衛華還提到,要加速推進 “北腦一號” 無線高通量腦機接口系統的臨牀試驗和產品化,標誌着腦機接口領域的重要進展。
此外,北京市還將繼續完善科技創新生態,優化算力資源配置,構建高質量的數據生態。通過打造標杆孵化器和特色園區,促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量子等重點領域的發展,北京將爲未來的數字經濟鋪就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