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省總醫院及布里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革命性的人工智能(AI)工具,能夠提前數年預測患者的大腦退化,進而爲早期治療提供機會。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於《阿爾茨海默病雜誌》,並顯示該 AI 工具通過分析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微妙變化,使用腦電圖(EEG)進行預測。

研究團隊對281名在初次睡眠研究時認知功能正常的65歲以上女性進行了爲期五年的追蹤觀察。在第二輪評估時,96名參與者發展爲認知障礙。研究人員提取了 EEG 數據中的腦電波模式,利用 AI 檢測深度睡眠期間伽馬波頻率的微小變化。結果顯示,該 AI 工具成功標記出85% 的最終經歷認知退化的個體,整體準確率達到77%。

AI 醫療 (2)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研究的首席作者哈哈耶赫博士表示:“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預防癡呆症的方法。” 他補充道:“通過新穎複雜的分析技術、先進的信息理論工具和 AI,我們可以在症狀出現前的幾年內,探測到睡眠中腦波模式的細微變化,這爲干預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約有5500萬人受到癡呆症的困擾。多項研究表明,在認知障礙出現之前,患者的行爲和生理功能可能會發生改變。因此,識別這些早期信號可能爲有效干預提供更好的時機。

藉助這一 AI 工具的早期檢測系統,風險人羣可以在認知障礙出現之前,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比如鍛鍊身體、保持心理活躍以及保持均衡飲食等。這些改變可能幫助保護認知健康,延緩癡呆症的發生。

然而,研究人員也強調,需要更大規模且多樣化的人羣研究來驗證並拓展這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