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爲 NotaGen的開源音樂生成模型正式亮相,迅速成爲 AI 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熱點話題。這款模型以生成高品質古典音樂爲核心亮點,同時也支持流行音樂風格的創作,展現了 AI 在音樂領域的強大潛力。

據悉,NotaGen 採用類似大語言模型(LLM)的訓練範式,基於超過 **160萬首音樂作品** 的龐大數據集進行預訓練,確保其生成能力達到令人驚歎的水準。

就在昨日,官方宣佈將 NotaGen 的模型和代碼全面開源,爲全球音樂愛好者、開發者以及研究人員提供了免費獲取的機會。此次開源不僅包括基礎版本,還推出了一個受 **DeepSeekR1** 啓發的增強模型 **Notagen-X**。據介紹,Notagen-X 在本地部署時需要 **24G顯存**,性能更爲強勁,適合追求極致體驗的用戶。不過,需要注意的是,NotaGen 生成的並非直接可播放的音頻文件,而是以 **ABC** 和 **XML 文件** 格式輸出的符號樂譜,方便用戶後續編輯或轉換。

NotaGen 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高度的可控性與專業性。用戶可以指定音樂的時期風格,例如巴洛克、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樂器類型,如鍵盤樂器或管絃樂器,從而生成符合需求的樂譜。爲了進一步提升古典音樂生成的品質,該模型還在 **8948首古典樂譜** 和涵蓋 **152位作曲家** 的專業數據集上進行了微調。測試結果顯示,其生成的樂譜質量接近專業作曲水準,細節豐富且風格準確。

開源的舉措讓 NotaGen 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對於專業作曲家而言,它是一個高效的靈感工具;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它降低了音樂創作的門檻。有評論指出,NotaGen 通過“時期-作曲家-樂器”這一提示條件生成樂譜的方式,不僅操作簡單,還能滿足多樣化的創作需求。此外,其在流行音樂領域的表現也備受期待,未來或將拓展更多音樂風格的支持。

NotaGen 的發佈標誌着 AI 音樂生成技術邁向新階段。它不僅爲藝術創作注入科技活力,也通過開源模式推動了社區的協作與創新。無論是古典音樂的傳承,還是流行音樂的探索,NotaGen 都展現出無限可能,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