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初創公司 H,由前谷歌員工創立,去年夏天在未發佈任何產品的情況下,便獲得了2.2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震驚業界。然而,在融資後不久,該公司卻因 “運營和業務分歧” 而三位創始人離職,令人擔憂其前景。
但 H 公司並沒有被困難擊倒,近日宣佈推出其首款產品 Runner H,這是一款針對企業和開發者的 “智能代理” 人工智能,旨在處理質量保證和流程自動化等任務。Runner H 建立在該公司的專有 “緊湊型” 大語言模型(LLM)之上,參數僅有20億。
H 公司已在其官網上設立了 Runner H 的等待名單。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坎託(Charles Kantor)表示,未來幾天將向名單上的用戶發佈 API,供他們使用 H 預構建的智能體,開發者也可以藉此創建自己的智能體。此外,使用 API 還將提供 H-Studio 的訪問權限,幫助用戶測試和管理這些服務的運行。
目前,使用這些 API 是免費的,稍後將引入收費模式。儘管採用緊湊型 LLM,構建和運行人工智能的成本依然不菲,尤其在競爭加劇的環境下。TechCrunch 確認 H 公司正在籌集 A 輪融資,以支持坎託所稱的 “第二代人工智能” 建設,與 OpenAI 等公司所代表的 “第一代人工智能” 形成對比。
坎託表示,H 公司已經與若干客戶在電子商務、銀行、保險和外包等領域合作,以此來完善產品。Runner H 將主要聚焦於三個具體應用場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質量保證和業務流程外包(BPO)。
RPA 是一個已經存在多年的領域,旨在通過基本腳本來自動化人類重複的工作。Runner H 的目標是能夠在修改後的表單、網站和模板上進行 RPA,而無需重新編寫腳本。質量保證方面,Runner H 能夠有效減少網站測試的維護負擔,驗證頁面可用性、模擬真實用戶操作等。
BPO 則涵蓋了提升賬單流程的修復與改善,以及加速智能體獲取和訪問不同數據源的能力。儘管在基礎 AI 公司中,參數的數量成爲競爭焦點,但 Runner H 採用了僅20億參數的不同策略,強調其在成本和運營上的高效性。
H 公司聲稱其緊湊模型在 WebVoyager 基準測試中超越了 Anthropic 的 “計算使用” 模型29%,並且在與 Mistral 和 Meta 的模型對比中表現良好。
劃重點:
🔹 H 公司推出首款產品 Runner H,專注於 “智能體” 應用。
🔹 Runner H 採用20億參數的緊湊型 LLM,旨在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產品主要應用於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質量保證和業務流程外包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