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eta 和 Spotify 等公司聯合發聲,公開批評歐洲聯盟在數據隱私和人工智能(AI)領域的決策。他們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歐盟的決策過程變得 “碎片化和不一致”,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運營,還可能讓歐洲在 AI 時代失去競爭力。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公開信中提到,隨着數據隱私監管的加強,企業在使用數據訓練 AI 模型時面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以 Meta 爲例,這家公司原本計劃從歐洲用戶那裏收集數據來訓練其 AI 模型,但在隱私監管機構的壓力下,這一計劃被迫擱置。這使得 Meta 在面臨來自監管的挑戰時,無法有效利用數據進行 AI 創新。
信中呼籲數據隱私監管機構採取 “協調、一致、快速和明確的決定”,以確保能夠合法使用歐洲的數據來促進 AI 的發展,從而造福歐洲人。企業希望在監管框架內獲得更多的法律明確性,以便更好地推動技術進步。
此外,Meta 在過去也因爲違反用戶隱私規定而遭到重罰,包括根據2018年實施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被罰超過十億歐元。這樣的經歷讓企業在面對新規定時更加謹慎,導致他們在向歐洲市場推出新產品時不得不考慮法律風險。
不僅 Meta,其他科技巨頭如谷歌也在推遲在歐盟推出新 AI 工具,以尋求更明確的法律框架。去年,Meta 將其社交媒體新平臺 “Threads” 在歐盟的發佈推遲了幾個月,這一舉動也是爲了避免潛在的法律問題。
隨着歐盟開始實施更嚴格的數據隱私和 AI 相關法規,企業的運營模式和創新步伐都受到了影響。他們希望歐盟能對相關法律進行合理的調整,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科技環境。
劃重點:
- 📜 Meta 和 Spotify 等公司批評歐盟在數據隱私和 AI 方面的決策不一致,影響企業競爭力。
- ⚖️ 公開信呼籲監管機構提供明確的法律框架,以合法使用數據促進 AI 發展。
- ⏳ 企業在推遲新產品發佈,像 Meta 的 “Threads” 就是因法律風險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