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印度大學教授編程能力的討論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一個 Reddit 的討論中,許多印度工程師表示,他們對大學教授的編程技能感到非常失望。

黑客,代碼,程序員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只有2.5% 的印度工程師具備任何人工智能技能,而只有5.5% 的人掌握基礎編程知識。這一現狀讓人不禁對教育質量產生疑問。

許多參與討論的工程師們認爲,大多數教授對編程的瞭解並不深入,常常依賴外部資源,比如 YouTube 視頻和在線課程,而不是憑藉自己的知識來授課。有用戶甚至提到,教授在講授計算機網絡課程時,幾乎完全照搬了 GateSmashers 的視頻內容,甚至在課堂上重複展示同樣的示例,遇到問題時則讓學生去看視頻。這種情況在 Tier-3高校尤爲嚴重,許多學生表示教授的課堂內容缺乏原創性,甚至會直接在 PPT 中複製視頻中的截圖。

面對這一困境,不少人提出了應當承擔責任的問題。有人指出,印度大學的教授們通常忙於發表論文,而忽視了實際教學。即使有些優秀的工程師從這些學校畢業,他們在國際上往往更受歡迎。正如一位教育界人士所說,雖然某些大學的課程質量尚可,但整體教育體系仍落後於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薪資差異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許多教授的收入與行業薪酬相差甚遠,使得一些優秀人才不願意選擇教學這條路。現階段,大多數教授的年薪在10到12萬盧比之間,而在行業中,普通工程師的薪資至少在30萬盧比以上。這樣的收入差距,讓許多潛在的優秀人才望而卻步。

不過,仍然有一些建議被提出,比如招募更多有行業經驗的教授。一些工程師表示,他們更願意向有五年行業經驗的教授學習,而不是僅有博士學位的學者。此外,提高成爲計算機科學教授的門檻,增加薪酬,也被認爲是改善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

劃重點:

- 🧑‍💻 許多印度工程師對大學教授的編程能力表示失望,認爲教授缺乏實用技能。

- 📉 教授依賴外部資源進行授課,造成教育內容的缺乏原創性和深度。

- 💰 收入差距導致許多優秀人才不願意選擇教學,建議引入更多行業經驗豐富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