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期刊出版集團康泰納仕(Condé Nast)與 OpenAI 宣佈達成一項多年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如何在人工智能產品中展示康泰納仕旗下品牌的內容,包括《Vogue》、《GQ》、《Wired》和《紐約客》等。該協議的具體財務條款尚未公開,但此舉標誌着兩家公司在數字內容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緊密合作。

人機合作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OpenAI 近年來簽署了一系列類似的合作協議,合作對象包括《時代》雜誌、《金融時報》、Business Insider 的所有者 Axel Springer、法國的《Le Monde》以及西班牙的 Prisa Media 等。通過這些協議,OpenAI 獲得了這些出版商豐富的文本檔案,這些檔案對訓練像 ChatGPT 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和獲取實時信息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在今年7月推出了其人工智能驅動搜索引擎 SearchGPT,這一新產品能夠實時訪問互聯網上的信息,逐漸進入了以谷歌爲首的搜索引擎市場。與康泰納仕的合作,使得 SearchGPT 可以在搜索結果中引用康泰納仕的文章,進一步豐富了用戶的搜索體驗。

OpenAI 的首席運營官 Brad Lightcap 表示,公司將致力於與康泰納仕及其他新聞出版商合作,確保在人工智能日益參與新聞發現和傳播的過程中,能保持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對高質量報道的尊重。

與此同時,康泰納仕首席執行官羅傑・林奇《紐約時報》中提到,這項合作將幫助彌補近年來科技公司對出版商收入的侵佔。他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因此必須與觀衆對接,並利用新技術,同時確保適當的歸屬和知識產權的補償。

不過,也並非所有媒體公司都採取這種合作方式。像《紐約時報》和 Intercept 這樣的媒體機構則選擇了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目前他們已對 OpenAI 提起訴訟,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劃重點:

🌟 OpenAI 與康泰納仕達成多年合作,內容將嵌入 AI 產品中。  

📰 OpenAI 獲得了大量出版商的文本檔案,用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 部分媒體公司如《時報》選擇起訴 OpenAI 以維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