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頭間的博弈中,一場重磅判決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谷歌在美國司法部提起的反壟斷訴訟中敗訴,這一裁決不僅對谷歌本身產生重大影響,更給其長期合作伙伴蘋果投下了陰影。

據悉,蘋果每年支付給谷歌約200億美元(約合265億新元),作爲將谷歌設爲默認搜索引擎的回報。然而,8月5日,法官裁定谷歌向設備製造商支付的此類費用屬非法行爲,這一決定導致蘋果股價應聲下跌近5%。

這場勝利標誌着美國司法部在二十多年來首次成功對大型科技公司提起重大反壟斷訴訟。對蘋果而言,這一裁決可能危及其近年來用於提振銷售的重要收入來源。

然而,這場看似對蘋果不利的判決,卻恰恰凸顯了科技行業發展速度之快。當嚴肅的清算來臨時,行業已經在圍繞下一次創新進行自我重組。事實上,蘋果早已開始減少對傳統互聯網搜索的依賴。

WWDC23,蘋果,隱私與安全,蘋果Logo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積極改進其Siri數字助手,以更熟練地處理查詢,並將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集成到其軟件中。公司正押注AI技術最終將取代傳統搜索。

據瞭解,蘋果正在其軟件中融入OpenAI的ChatGPT功能,並期望與谷歌的Gemini聊天機器人展開合作。隨着時間推移,公司可能會引導消費者更多使用AI和Siri,而非傳統網絡瀏覽器。這一戰略轉變將爲蘋果提供與多家AI提供商達成新的非獨家協議的機會,這些協議有望避免違反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規定。

不過,業內專家指出,蘋果要真正從AI中獲得可觀收益,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與此同時,對谷歌而言,這一裁決的影響似乎喜憂參半。曾在谷歌工作的廣告企業家Ari Paparo表示:"短期內,這實際上可能爲他們節省大量開支。"

儘管8月5日的裁決並未具體規定谷歌應如何滿足政府要求,但法官Amit Mehta已安排9月舉行聽證會,討論這一議題的單獨審判時間。

法律專家預測,法院不太可能強制蘋果完全放棄谷歌作爲搜索合作伙伴,但很可能會改變協議條款,以營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一種可能的情況是,蘋果在消費者首次啓動新設備時,向他們展示多個搜索引擎選項,類似於蘋果設備在歐盟提供的網絡瀏覽器選擇菜單。

在此背景下,蘋果的AI戰略顯得尤爲關鍵。負責蘋果AI的前谷歌高管John Giannandrea已組建專門團隊,專注於提升蘋果軟件內的搜索能力。公司即將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一套全新的人工智能功能,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用戶使用iPhone和其他設備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還將推出新的"Type to Siri"功能,使用戶無需語音即可更便捷地使用虛擬助手。這將允許用戶從iPhone、iPad或Mac操作系統的任何位置向AI引擎發送查詢,進一步加強AI在蘋果生態系統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