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由AI重新填詞並演唱的《童話鎮》在抖音平臺上引發了轟動,收穫超過73萬點贊,成爲近期網絡熱議的焦點。
7月27日,抖音博主"瑪珂娜"分享了這段由AI重新創作的《童話鎮》視頻。與原版歌曲不同,AI版本的歌詞充滿了不着邊際的抽象意象,卻又以一本正經的態度演繹,這種反差感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注意。
歌詞中充斥着諸如"小熊維尼在樹上摘辣條"、"海綿寶寶在海底打麻將"等匪夷所思的場景描述。這種天馬行空的創意組合,不僅讓人忍俊不禁,更引發了人們對AI創造力的深度思考。網友們紛紛表示,這種抽象到極致的填詞風格,似乎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想象力範疇。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歌詞異常抽象,AI的演唱水平卻相當出色。這種反差更加凸顯了AI在音樂創作領域的多面性和潛力。正如一些網友所言,"好聽的歌在曲不在詞",AI在旋律把控和演唱技巧上的表現,足以證明其在音樂領域的實力。
事實上,在經歷了AI歌手復興華語樂壇的浪潮,以及Suno、Udio等AI音樂生成工具帶來的衝擊後,公衆對AI參與音樂創作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接受。但像這次《童話鎮》重製版這樣極致抽象的填詞風格,仍然給人們帶來了新鮮感和驚喜。
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對AI創造力的深入思考。AI是否真的具備了超越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看似無厘頭的創作是否蘊含着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邏輯?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同時,AI版《童話鎮》的走紅也反映了當代網絡文化對新奇、幽默內容的追捧。在信息快速流動的互聯網時代,能夠迅速抓住用戶眼球、引發情感共鳴的內容往往更容易獲得廣泛傳播。AI的這種"無厘頭"創作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然而,我們也需要警惕,不應該將AI創作簡單地等同於無序的隨機組合。背後可能隱藏着複雜的算法和海量數據的支持。這提醒我們,在欣賞AI創作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思考,探索AI創造力的本質和邊界。
總的來說,AI版《童話鎮》的爆紅既展示了AI在創意領域的無限可能,也反映了公衆對AI藝術創作日益增長的興趣和接受度。它不僅爲我們帶來了歡樂,更爲AI與藝術結合的未來描繪了一幅充滿想象力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