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研發的MetaBOC,成爲全球首個開源的片上腦智能複合體信息交互系統。這項技術不僅爲腦機接口技術開闢了新的可能性,更將對混合智能、類腦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MetaBOC(BOC即brain-on-chip)是由天津大學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團隊與南方科技大學等協同開發。這個系統通過連接到計算機芯片的人腦類器官,能夠控制機器人執行避障、跟蹤、抓握等動作,實現了多種類腦計算的啓發工作。
這項研究的核心在於「片上腦」,它由「片」(電極芯片)和「腦」(體外培養大腦)兩部分組成。通過幹細胞培養技術,在人體外創造出一個具備生物大腦智能功能的「類腦組織」,併爲其加裝電極芯片,使科學家能夠對其進行調試或向外部發出信號,實現特定功能。
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表示,與傳統技術主要以人腦或其他生物腦作爲實驗對象不同,片上腦將成爲腦機接口領域的一個重要新興分支。此次研究的兩個主要突破是:細胞培養從二維走向三維,爲片上腦提供了更復雜的神經計算網絡;人工智能算法的加入,實現了混合智能領域的嘗試。
隨着技術的快速發展,倫理問題也隨之而來。片上腦會產生意識嗎?人工智能會產生意識嗎?這些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現實。同時,「溼件」組件的維護也是一個挑戰,需要保持其活力,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天津大學團隊的這項研究,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人類理解自身智能的一次深刻探索。隨着我們邁向神祕的技術奇點,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那一天,或許已不再遙遠。
參考資料:https://newatlas.com/robotics/brain-organoid-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