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BR Live:商業未來》節目中,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殷阿笛(Adi Ignatius)進行了深入對話,探討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趨勢、泡沫現象、以及AI與人類的未來關係。李彥宏認爲,儘管技術浪潮初期難以避免泡沫,但最終會有1%的企業在泡沫過後脫穎而出,爲社會創造巨大價值。

李彥宏指出,過去18個月大模型領域最顯著的變化是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他提到,人們曾對AI模型給出的答案持懷疑態度,但如今這一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基於先進模型的Chatbot現在能夠提供可靠的答案。他以預訂酒店爲例,說明了AI在提供具體信息方面的能力。

百度

在討論AI是否存在泡沫時,李彥宏表示,歷史上的技術浪潮,如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和移動互聯網,都經歷了從興奮到失望的過程。他預測,生成式AI也將遵循這一模式,最終將有少數企業繼續成長並創造社會價值。他強調,儘管行業目前比去年更冷靜和健康,但仍在經歷這一階段。

關於AI是否會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李彥宏持樂觀態度,認爲技術革命將替代最辛苦的工作,創造出更舒適、體面、壓力更小的新工作。他預計,這一轉變將需要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時間逐步實現。

在談及中國市場的AI發展特色時,李彥宏表示中國更注重應用驅動,關注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他提到,儘管市場上有數百種基礎大模型,但人們更關心哪些應用將從大模型中獲益。百度正在投入資源基於大模型重構和重建每一款產品,如搜索和百度文庫,以及創造數字人進行實時直播購物。

最後,李彥宏預測,未來5-10年,生成式AI將使每個人都具備程序員的能力,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他設想,未來人們將不再需要使用Python或C++,而是可以用自然語言完成編程任務,這將使世界變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