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在光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製出"太極-II"光訓練芯片,實現了光計算系統大規模神經網絡的高效精準訓練。這項創新成果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方璐教授課題組和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課題組聯合完成,他們首創了全前向智能光計算訓練架構,爲光計算技術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GPU 芯片 (6)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近年來,智能光計算因其高算力和低功耗特性在算力發展領域備受關注。此前的通用智能光計算芯片"太極"已將光計算從原理驗證推向大規模實驗應用,系統級能效達到160TOPS/W。然而,現有的光神經網絡訓練仍然嚴重依賴GPU進行離線建模,並要求物理系統精準對齊,這限制了光計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太極-II"光訓練芯片的成功研製克服了這些侷限。據清華大學官方介紹,這款新型芯片能夠對多種不同的光學系統進行訓練,並在多個任務中均表現出卓越的性能。它不再依賴GPU進行離線建模,簡化了訓練過程,爲光計算系統的大規模神經網絡訓練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新方法。

QQ截圖20240808135353.png

這項突破性成果的意義重大。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實力和創新能力,還有望推動光計算技術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隨着"太極-II"光訓練芯片的問世,光計算技術在訓練能力和應用範圍上都將得到顯著提升,爲未來更高效、更智能的計算系統開發鋪平了道路。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