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uanta Magazine的播客中,華盛頓大學計算機教授Yejin Choi與主持人Steven Strogatz展開了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的深刻對話。他們探討了AI是否必須具備身體和情感,才能發展出與人類相似的常識。
幾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一直夢想着創造出能夠表現出類人智能的計算機。如今,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大量文本數據集的出現以及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我們似乎已經站在了這一夢想實現的門檻上。
LLM(大型語言模型)已經表現出接近人類智能的跡象。它們不僅在語言能力上有了顯著提升,還能夠以一種暗示理解的方式組合技能,發展出新的能力。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Choi教授指出,儘管LLM能夠給出令人驚喜的回答,但它們實際上只是在模仿人類在互聯網上共享的智慧。這些模型通過閱讀大量文本並預測下一個單詞,生成聽起來新穎但並非逐字複製的文本。
然而,LLM的訓練過程與人類理解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我們通過課程和好奇心來學習,嘗試真正理解世界。而LLM則是通過預測下一個單詞來學習,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卻能產生強大的成果。
常識對於人類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但對於AI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例如,ChatGPT在回答關於晾衣服的問題時,曾經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這暴露了AI在理解基本常識方面的缺陷。
Choi教授的實驗室正在研究如何教授AI常識,包括模仿孩子們的"十萬個爲什麼"。通過提供聲明性知識的集合,神經網絡能夠快速學習和概括。
關於AI是否需要具備身體和社會地位才能發展出常識,Choi教授表示,目前AI的純語言界面已經能夠幫助我們完成許多任務。她認爲,我們不應該製造具有真情實感的機器人,而應該讓AI擁有情商和意識,以愉快、無害的方式與人類互動。
AI的"常識"課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儘管LLM在模仿人類語言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要讓AI真正理解世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着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我們期待着AI能夠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與我們交流和互動。
參考資料: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will-ai-ever-have-common-sense-20240718/